Contact info: (852) 3480 4230, info@smartcity.org.hk
MEDIA CENTRE

信報財經新聞 4P助香港屹立不倒

on 30 Dec 2016

信報財經新聞


撰文:鄧淑明博士  智慧城市聯盟督導委員會主席

 

今年11月在日本橫濱舉行的世界銀行智慧城市會議,展示全球不少地方從下而上、由民間帶動改變的例子,正好為積極求變的香港做了優良示範。譬如對於橫濱成功蛻變成「港未來21」(Minato Mirai 21)的商業中心區,不少與會者都讚嘆不已。

 

Minato Mirai本身解作「未來的海港」,它是橫濱由古舊小鎮發展成新銳環保城市的實證。「港未來」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本來是大型船塢,後來成功蛻變,關鍵在於政府銳意推動私營企業發展新科技,例如燃料電池自動車(fuel-cells car)、能源保育和其他環保意念,大大促進經濟發展。同時,這些意念不少由公眾參與達成,例如其中一個平台Local Good Yokohama,正是讓市民分享想法和參與城市建設的活動。

 

智能保健 創新工種

 

隨着互聯網、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普及,今時今日公民參與決策已愈來愈常見。從政者也應更從善如流,在釐定政策和規劃基建時,廣納民間和大眾的意見。政府(Public)、私營機構(Private)和市民大眾(People)大可結成夥伴(Partnership),是為「官商民合夥」或「4P」,從下而上合力推動政策和基建等社會事務。透過鼓勵公眾參與,有助消弭對立,也令權責更分明。

 

舉例說,由於嬰兒潮一代步入退休年齡,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。統計處公布,2015年全港700萬人口中,年逾65歲的達112萬人,其中15%更在85歲以上;到2040年更是三個人之中便有一人滿65歲。

 

為了應對人口老化,我們要串連起鄰里(民)、醫生和照顧者(商)以及政府(官),合作組成一個完善而主動的智能保健系統,使市民享有安全、健康而豐盛的生活。智慧城市聯盟最近在一份建議書中指出,透過官商民合夥,可以建構一個三管齊下的智能保健系統,包括:一、「主動的智能健康監測」:透過物聯網偵察長者的實時健康指標,並聯繫家人、醫生、診所和醫院,全面作出有效健康管理;二、「預測性的智能健康分析」:醫療人員偵測到緊急的健康問題,並提供即時而個人化的治療;三、「預防性的智能保健社區網絡」:一旦有緊急狀況,就近的鄰里或醫療人員會收到訊息,可以迅速回應。

 

建議旨在說明,香港如何在「官商民合夥」框架下,配合最新的科技解決人口老化問題。此外,從感應器網絡規劃、生物統計數據監測、社會行為模式建立的工作,以至大數據分析、建構急性疾病的預測模式等,全是新框架下創造的嶄新工種,令就業機會不再限於從事傳統的醫療和護理工作。

 

「智慧城市意即具競爭力城市」,這是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唐偉康(Kurt Tong)最近一句很精警的說話。政府若能牽頭帶領推動和城中各界人士合作,不單能有效應對人口老化的挑戰,更可改善施政效率,維持香港最具競爭力城市的地位。

 

鄧淑明博士 

智慧城市聯盟督導委員會主席

 

*原文刊於《信報財經新聞》2016年12月30日,獲作者授權轉載。